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精选6篇)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精选6篇)
时间:2025-05-23 17:13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一):

  清明,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当清明节到来之际,那个亲切的脸庞就会不断地浮现在我脑海中,她—就是我的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十分疼爱我,不仅给我做好吃的,还会讲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给我听,奶奶把我当成宝贝一样,每天都悉心照顾着我。5岁时,我还不懂事的时候,奶奶却因脑溢血去世了,那个场景就如强烈的暴风雨刮入了我的记忆中,怎么抹都抹不掉。

  一直忘不掉那个场景,奶奶躺在床上,周围都是悲伤哭泣的人们,而我妈妈是哭的最伤心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奶奶永远离开我们了,只知道奶奶将会去另外一个地方,而且要去好久好久,现在只是睡着了,过一段时间就会醒来,所以幼小的我只是拉着奶奶冰凉的手,想给她一些温暖,祈求奶奶能够早点醒来,快快回到我的身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奶奶,下雨了,下雨了,您在那边都好吧?您什么时候回来看我?

  双手捧着满载思念与祝福的菊花,我轻轻地,轻轻地放在您墓碑的前方,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您牵着我的手,走过一条又一条小道,蹦蹦跳跳的我快乐无忧,想到这里,泪水早已打湿了我的双眼,奶奶,孙女想你。

  奶奶,您在天堂一定要开心快乐!我们深深的怀念您,祝福您一切安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二):

  在我的记忆中,清明似乎只是扫墓。但仅仅的扫墓,却给了我对乡下的怀念,以及对亲人,先人的留念。

  在清明节那天早上,我们一家按照几十年来不变的习惯,开车来到十几公里外住在宜山的爷爷的家。我又走上了走过十多年的楼梯,一切都没变化,我却意外地发现在这一年内,三楼楼梯扶手上的油漆又往上刷了十厘米,但除此之外什么也没变。

  到了四楼了,敲开爷爷家的门,我便马上到座位上看起电视。爸爸问我向爷爷打过招呼了没,我仍是按照十几年来的习惯,厚脸皮地说“没有”。

  在爷爷家吃完饭,便来到了奶奶的墓前,宜山的铁龙山公墓。我依稀地记得奶奶的墓在从上往下数第三排,是很高的。小时候我总是气喘吁吁地一步一步地“爬”到那儿,总也跟不上亲戚们。但现在我可以两阶地跑着,不到半分钟便到了,因为我比以往大了许多,但爷爷却已经走不动了,他无力地被大伯扶着,虚弱地一阶一阶地走。这几年来,公墓还是一样,但人变了,有的长大,而有的老了,我不由得感到悲哀。

  其实真正扫墓的时间很短,我们摆了一圈黄纸在墓前,说是向土地公租个位置,也点了一堆火,烧完纸钱,点了一长串鞭炮,便离开了。小时候我以为扫墓是一种复杂的仪式,在离开时,还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快就走了,奶奶不是还没出来吗?”却使这句话成为我们家族的“千古经典”,但我现在不会说这种话了,即使说也是因为开个玩笑。

  有句话说:人生能有几清明。每扫墓时,景,物没变,人却变了。

  清明扫墓,给了我无尽的乡愁。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三):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满山梨花。

  登上山峦,仰望山底,吮吸着充满梨花香的空气,心静。来到墓前,扫墓……纸灰随着微风慢慢飞舞。

  “分钱了。”耳边响起一声宏亮的叫声。满袋的硬币,高高地放在墓上。一声吼,天下惊,心无法宁静。那人手放进袋子,抓起一把,往空中一撒,硬币互相碰撞,“叮铃铃,叮铃铃。”

  刺耳的声音唤起了人们,大家如打了鸡血般,抡起袖子,扎好马步,目视前方,双手张大,硬币掉到地上,人们纷纷弯腰拾起,弯,起,弯,起,好似小鸡啄米般,上下起伏,钱如同磁铁吸引着人们,大家聚精会神地寻找,翻开草丛,掀起纸灰。

  钱虽不多,心却无比欢乐。

  笑声,回荡山峦。

  抢好钱,人们不约而同的一起回采鸟葱,满山遍野的鸟葱,弯下腰,目光在草丛中寻找,这儿,那儿,呵,找到了,弯下腰,伸出手,抓住鸟葱的根部,轻轻一拔,鸟葱连根拔起,一把又一把,整整一袋的拔好了,放在鼻前一闻,一股清香味徘徊在鼻前,久久不能散去……

  拿着一把鸟葱,抓起一团粉丝,放入锅中一煮,嗯,夹入嘴中,原汁原味,简单,朴素……

  肚子中又一阵饿,那么,吃清明团吧!绿色的清明糕,放入锅中一炒,香喷喷。绿色的清明糕,绿色的清明节。

  登山,一片翠绿,森林中一棵棵树木矗立着,犹如一位位战士笔直地站立着,守卫着森林中的墓地。草地一片绿色,踏上草地,兴奋地在森林中玩耍,踏青。

  走在故乡四月的山野陌间,思绪在流年往事里千回百转。

  时光似水,又到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四):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总是潮湿的。雨水笼罩着天际,笼罩在心头,雾蒙蒙的。

  这也仅仅是我对清明的印象。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墓地与死亡离我很远,虽然它们是生命的终结,但我从没见过它。那时的我可能并不明白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只是老老实实的记下了名字——是死亡,是离去。

  大了一些,我去了烈士陵园。闻着浓烈的艾香,我第一次见到了墓——只有我身体一般大小的石坑。难道,我们离开后只能在这狭小的地方安眠吗?

  上了六年级,背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才知道为什么清明的街道上总有一些失了魂般的人在徘徊。他们在什么中徘徊?忧伤,痛苦,以及一个人的回忆。清明的雨、清明的墓、清明的人,总在不时地透出伤感,或许清明的作用便是衔接相隔于两个世界的人,让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人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曾遥想,千年前的杜牧也许曾在清明时节的某个城中徘徊,提着壶酒坐在街头看世间百态,雨纷纷地下,人痴痴地望。而千年后的我无所事事地趴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滴轻抚尘埃,打落玉兰。清明雨在飘洒,人们在对亲人景仰与怀念,一次又一次重温那随着人的离去即将消散的回忆。

  上初中了,我才隐约发现——原来从小到大我从未感受过在清明的忧伤中回忆一个逝去的人的滋味。并不是因为没有亲人离开,而是那种辛辣的像酒,苦涩的像泪的滋味可能无法在我这个少不经事的年纪懂得。

  墓志铭总是默默记载一个人的生平,清明雨总是默默洗刷着每年的灰。它拂去了灰尘,却无法拂去时光的痕。或许当人在每年祭奠时看到碑上新长的青苔,总会感叹一声——他离我们又远了一年。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五):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

  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忘的清明。

  小时候,每逢清明,爸爸总会带我去上坟。

  我依稀记得,我跟着他到乡下去。乘坐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爬了好高的山。经历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来到了坟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我看到大人们先是把周围的杂草拔干净,接着砍倒几株小树,最后点上蜡烛,摆上花篮,嘴里还不知道小声嘀咕着什么,大家的精神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

  “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出了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爸爸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个用石头构成的坟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爸爸不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啊?”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对我说:“这里面有你爸爸的爷爷和奶奶。”“爸爸的爷爷和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难过。

  幼年的我,仿佛什么事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的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他心里很难过……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开始懂事了起来,我也懂得了许多。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时,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更是我难忘的日子。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初中作文(六):

  冰冷的露珠,顺着碧绿的草叶,一滴两滴……随着清冷的风儿,一阵,一阵…仿佛在为每一个与世长辞的生命悲泣。

  我们向山上走去,此时天刚蒙蒙亮,被雨水冲刷过的高山淡雾缭绕。又是一年清明节,大家的心中,未免有些肃穆。

  风,仍在刮着。雨,仍在下着。天地间都被一股缭绕的烟雾遮住了,最近大凉山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心中除了对他们的敬意外,也带着一丝悲怆。生命如此脆弱…外公的逝去是我此生的遗憾,在我刚出生不久的时候,他犯了高血压,不料心脏病突发,与这个美好的世界再见了。

  或许,外公只见了我一面。可恨他再也见不到我的成长,见证不到我的成绩,更听不到,我亲口叫他一声“外公”。但,生命就是如此。风,愈来愈大,雨,愈来愈大,在灰蒙的天空中,交织成送别的哭泣声。

  猛然间,我看见了一株暗绿色的野草。他生长在参差不齐的乱石滩中,忍受风与雨的嘲讽与折磨。噢,这个弱小的生命太不幸了,生长在这样一个地方,又生长在这么不对的一个时机。看来,这个生命是抵不住了,早晚要化为空气中的尘埃。一滴滴豆大的雨珠砸在它的身上,它弯了腰又挺起来,仿佛在藐视一切的困难。

  ……

  扫完墓后,狂风与暴雨终于收敛了,隐退在阳光中。一股清新的空气散开,让人精神不少,我们准备打道回府。这时,那株小草又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它弹开了最后的一滴雨,在阳光下,傲然地望着天空。我有些惊讶了,生命也许很脆弱,但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刹那间,时间似乎停止了,外公的逝去固然遗憾,但小草的坚强却让我们相信,只要努力,便会无憾,或许在我看来,生命终究是不脆弱的……

Copyright © 2008 www.zwg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7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