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一):
随着时光的流失,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已经结束。回顾这个学期,我们数学组老师开展了一些扎实有效的教学教研工作。
一、教学是学校的立身之本,紧抓常规工作,落到细微之处。
每月末定期常规检查,老师们的常规工作做的十分扎实。大家都能基于教材、从学生角度思考,精心备、听课、作业批改细致,做到卷后复批,真正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把工作做到细致,落到实处;为加强备课工作,提升专业技能,教研会上经常抽查教师说常态课、说教学设计理念和意图、说教学环节、说突破重点的教法和学法、说作业设计。
二、读书能启迪智慧,每月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本学期给组内老师推荐一本《尝试教学法》。除此之外,根据每个老师的不同需求,鼓励他们多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分享,把自己的思考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本学期还成功承办一次例会。
邹莹分享《创新,使课堂思考落地生根》
汤屿分享《读尝试教学法有感》
三、开展三次研讨课——赛课和复习课。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赛课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路径之一。为打造高效课堂,本学期开展两次研讨课——赛课和复习课。课前每个老师都能精心准备,巧妙设计,把自己的课堂亮点展示给大家。课后组内进行现场点评。主讲老师首先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教和学的方法。其他老师及时点评,从五个维度进行点评——目标把控及知识达成,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提问有效性和指向性、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学生学习习惯及师对生的关注度。点评时结合课堂实录进行评课,说透优点,提足建议,切忌空谈理论。赛课结束后,各位老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四、本学期开展三次培训活动。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本学期开展了三期培训《如何观课议论课》,《计算课怎样上》,《怎样上好复习课》。
如何观课议课:要立足于“教”和“学”这两点。与传统观课相比,有两大改变:第一是位置的改变;观课的老师要坐在学生的前面或中间,这样利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传统的观课是坐在学生的后面,只能看见学生的背影。第二是观察点的改变;既要观察“教”的怎样,还要观察“学”的怎样学生的学习表情、听讲状态等等,传统观课,注重教师教的怎样,很少去思考学生学的怎样。议课:立足于“教”与“学”,把议课观测点细化到5个维度进行。
为打破计算课上的枯燥和无趣。计算课上,要通过独学、合学、展示学等多重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思考、交流、比较、发现、创造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知算法,明算理。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例题的多样化、方法的多样化和练习的多样化,来提升学生的计算技巧。低段要重视计算课的趣味性,中段要注重算理理解和算法掌握。高段重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技巧的提升。
上好复习课:1、复习方式分为单元复习、板块复习、整合复习。2、复习要注意打通知识间的关联,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3、常思考:复习效果如何?学生掌握怎样?切忌贪多嚼不烂,常思常改。4、复习的学案要精讲精练,及时面批,了解复习效果。
五、组织教师参加高新区“教研节”优质课比赛和外国语教师学科素养大赛
马月央老师代表数学组参加高新区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参赛课题是《倍的认识》。吴芬芬老师代表数学组参加外国语教师学科素养大赛,参赛课题是《认识立体图形》。参赛之前,组内老师精诚合作,高效打磨,力求精品。最终两位老师都在比赛中获得名次。
六、开展学科活动“数学微讲坛”和“计算达人争霸赛”
为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数学文化底蕴,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本学期开展“数学微讲坛”学科活动,成功举办了三期。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算法,提升计算技巧,每个月末定期举行“计算达人争霸赛”,活动中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计算达人、计算霸主和进步学生。
七、计划和展望
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功在平时,继续紧抓常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鼓励教师多读书,常写作,勤思考,常实践,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多做资料,潜心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的课堂,明确每节课内容的常考点、易错点和典型题;继续开展学科的两大活动——数学微讲坛和计算达人争霸赛,激发学生爱数学、乐学习、喜探究的学习欲望。
让我们常怀“空杯”心态,一起行走在研究的路上,砥砺前行!一个人或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数学组落实“双减”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以“讲练结合、协同学习、技术融合”为主题,以“整体性研究,结构化教学”为导向,围绕“简约课堂”,有条不紊地开展了系列活动。
扎根课堂,重视学力提升
围绕“讲练结合、协同学习、技术融合”的要求,老师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开放学习空间,继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提升学生学习力。
唐长峰老师在张家港市第二十三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活动中开设公开课《可能性》。
吴秋霞老师在张家港市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提质增效”专题研训活动中开设公开课《混合运算》。
袁海燕老师在张家港市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提质增效”专题研训活动中开设公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瞿利亚老师参加云盘小学联盟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
青年教师开设校级研讨课,通过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老师们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知识梳理,注重知识链接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的承上启下。学习新知识时,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学习,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知识的正迁移,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学期对一至六年级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使老师们了解各年段知识的分布情况,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加深认识,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常规打卡,促进专业成长
本学期,青年教师们继续常规打卡,阅读推荐书目《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每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阅读反思、每周完成一份学科综合卷。在打卡中不断增强学习意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学期以来,数学组的老师们兢兢业业,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妙桥小学数学组将继续团结协作,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知行合一,在教育的道路上,迈步向前。
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三):
12月20日下午,三门县海游街道中心小学举行了20XX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总结与交流活动。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的重心是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集体备课,发掘教研工作的增长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研组组长赖红琳老师的主持下,首先由各年级组教师代表分享了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收获及感悟,老师们各抒己见。
本学期,我们观摩了很多节精心设计的示范课,课堂上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后,我们积极参与评课,及时反思,与老师们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享教研成果。本人还有幸参与了一次公开课,在对这节课进行多次试教和修改中,个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明确和改善存在的问题后,业务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这个学期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平常的学期,特别是公开课,我在各位领导和同仁们的帮助下,不断克服内心的胆怯,上了一堂师生都十分投入,彼此都乐在其中的一堂课。在探究的过程中,在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同桌讨论时,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关注着乘法和加法的链接点,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地培养。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组通过讨论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等,有时对教材进行合理地重组,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一学期下来,我们深刻体会到集体备课带来的优越性:⑴集众人智慧,提高年级组整体教学水平;⑵个人业务水平得到提升;⑶促进教师间团结协作。
我们组的教研感想:⑴重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⑵年轻老师要重视课后教学反思:结合本学期上的一节研讨课《沏茶问题》,在反馈环节的处理上,可以采用整体呈现,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⑶案例分析式:平时要可以多学习一些名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帮助自己成长。
我们组集体备课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的:集体备课的方式和内容。⑴集体备课的方式:以现有的教案和课件为基础,每单元教学前开展讨论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平时注重日常交流,比如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练习设计、考试中碰到的问题等等。⑵集体备课的内容:①讨论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等,教学时应把握的关键点,哪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拓展提高的。②备练习:配套练习中的易错题、难题。⑶重视年级组教学资源的共享。
紧接着,赖红琳老师对本学期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下学期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集体备课和课堂展示两方面开展。各年级组老师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安排集体备课,教研氛围浓厚。在六年级组集体备课示范展示的基础上,一、四年级组有序地进行了集体备课展示,老师们精心准备,把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下学期的集体备课展示计划换一种模式:第一节课堂展示、第二节集体备课展示、第三节评课。期待老师们通过教研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此外,本学期我校有7位老师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活动,均获得各级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其他老师都参与了磨课、评课的全过程,这些足以说明我校数学教研组有强大的凝聚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研之花将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林斌校长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策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双减”政策、“生本课堂”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如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如何去“做”。
林校指出,要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务必踏实做好“三个关注”。即关注上课四个细节、关注讲题做题细节、关注复习课教学。他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针对听课、巡课中发现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阐述了观点,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复习课教学时老师们要做到“忆”、“清”、“练”、“析”、“精”等有机结合,使复习课有成效、有真效,如何规范做作业、如何提问等。
另外,他还提了几点建议:⑴老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要给后进生充分的尊严。要求优等生独立钻研,中等生可以合作讨论,后进生教师可讲解;⑵纠错要求;⑶强化对作业试卷检查;⑷渗透数学思维与方法;⑸把思维导图、鱼骨头图这些思维可视化工具用到找解题思路上去,课堂结束提倡学生进行知识自我梳理。
本次活动结束后,海小的数学老师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找问题,抓矛盾,寻方法,将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必定会带着真知灼见和新的思考飞向数学教育更广袤的天空!
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四):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已然结束。本学期,天宏小学数学组全体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各级教育教学工作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数学科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积极投身教改和教研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
回望本学期的各项工作,有收获、更有感动。
加强理论学习,内化教学观
本学期,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数学组每周举行教研会,开展教研活动,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多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提高理论水平。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通过操作与尝试,获得直接的经验和感受。我们各年级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了各种精彩有趣的活动。
过去一个学期里,天宏学子们不仅仅只在校园内绽放自己的光彩。更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积极走出去,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类型活动,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全组教师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戒骄戒躁,继续加强教研氛围,不断加强自身对新课改的认知。
我们相信,在全数学组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之下,我们必定能够继续奋发向上,在下一个学习阶段,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