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握手有感两(精选5篇)

习马握手有感两(精选5篇)
时间:2024-07-14 14:45

  习马握手有感两篇(一):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指出,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两岸同胞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相信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马英九也表示,两岸同胞应共同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胜利70周年,这是我们民族付出巨大牺牲才赢得的胜利。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双方都表示,两岸史学界要加强交流,两岸同胞要弘扬抗战精神。

  双方都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呼吁两岸同胞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相信,这一重要共识,必将奏响民族团结振兴的主旋律,激励更多两岸同胞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来,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强大精神动力。

  习马握手有感两篇(二):

  11月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

  习、马两位领导人各自的陈述饱含深情。饱含深情的部分,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关系中双方具有共识的部分,这些共识反映在各自的陈述中至少有两点:一是双方共同承认一个中国,二是双方共同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文章说,里程碑式的“习马会”过去了,其后续的成果和影响更让人拭目以待。

  从“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到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台独”主张,再到马英九2008年就任台湾方面领导人后两岸关系回暖,两岸关系绕了一大圈,重回“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还能不能向前迈出一步?“习马会”在新加坡顺利举行,揭开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新篇章。

  “习马会”能够这么快实现,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能够迈出这一大步,彰显两岸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思维。

  “即使习马会”落幕数日,其历史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不少大陆专家学者认为,两岸未来关系走向将迎来“由经入政”新局面。

  中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一些政治争议虽能暂时搁置,但不可能完全回避,此次“习马会”将两岸交流拉高到两岸领导人层级,超越了以往事务部门、经贸部门的经贸性质商谈,为两岸逐渐触碰政治分歧问题、“由经入政”创造了好契机。

  而且有学者认为当下被视为两岸关系发展“定海神针”的“九二共识”正面临着重大考验,在关键时刻,习、马二人会面抓住了历史契机,开启两岸关系新局。

  正如与马英九在致辞中反复强调的,目前是两岸关系60多年来最好的时期,如果这时两岸领导人不能实现会面,解决基本问题,达成基本共识,那么以后就更难有很好的时机了。可以说,两岸领导人适时抓住了历史机遇,展现出大无畏的魄力,终于使两岸关系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习马会”的时机点,刚好是大陆“十三五”规划进入经济转型期,台湾也正处于经济长期低迷未见曙光之际。“习马会”促成了两岸领导人的会面,除了见诸历史的里程碑外,从两岸经贸合作交流来看,“习马会”应可在释出和平红利的基础上,为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带来新的开创性格局。

  “习马会”的成就与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双方进一步巩固“九二共识”及强化台海和平与两岸的交流合作──“习马会”对两岸关系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双方仍需继续努力,落实“习马会”的共识。在具体安排“习马会”之时,大陆没有摆出“以大欺小”姿态,反而处处配合,反映的苦心及强烈的突破愿望。对两岸关系看得很远,不在枝枝节节问题上纠缠,只坚持大原则及大方向。

  不过当全球都在正面肯定“习马会”历史性意义、支持两岸和平发展时,部分“台独”势力却不断唱衰、指责甚至嘲讽,又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其鸵鸟心态尽显无疑。其实,民进党不是反对“习马会”,而是见不得国民党对两岸事务的主导权,不爽马英九完成历史壮举,踩到其无法与大陆对话的痛脚,凸显民进党的酸葡萄心理。

  “习马会”的建设性意义,除了巩固“九二共识”等交流基础和强化台海和平,也埋下伏笔和种苗,待日后两岸齐心灌溉培育,让它发芽茁壮;民进党如执政,能否耕耘好这块园地,看来困难很多,疑问超大。

  习马握手有感两篇(三):

  以民为本,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也是对台工作的基本遵循。 指出,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要增进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只要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两岸双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办好。

  针对台湾同胞关切的问题,明确表示,我们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 两岸可以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发挥好各自优势,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做大共同利益,增加两岸同胞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对货物贸易、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台湾同胞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等问题,都表达了我们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我们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的善意和诚意。

  鉴于多数台湾同胞还从未来过大陆和台湾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表示,我们热诚欢迎台湾乡亲来大陆走走看看,参与到两岸交流的大潮中来。 要为两岸青年学习、就业、创业、交流提供更多机遇、创造更好条件,使两岸基层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对基层民众和青年朋友的真诚关爱和殷切期望。

  此次会面中,双方同意采取积极,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融洽同胞亲情,促进心灵契合。这些共识将为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和协商谈判注入新的动力。

  习马握手有感两篇(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根本政治基础。1992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促成了1993年4月两会领导人“汪辜会谈”,推进了两岸协商谈判。2008年5月,两会互致函电,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近9年的商谈。2014年2月,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实现负责人互访会面。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两岸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加,各领域交流合作空前发展,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条件。“九二共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其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清晰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了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而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关系。 正如所强调的那样,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针对岛内一些人竭力否定“九二共识”,并将此曲解为所谓的“国共共识”,指出,“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这一郑重表态,既厘清了“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又体现了对台湾各政党、团体一视同仁的态度。

  会面中,马英九对“九二共识”历史事实也进行了回顾,明确表示,“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方对意涵表述的内容完全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 因为这是台湾现行规定所不允许的。

  两岸领导人共同对“九二共识”的确认,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有利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和台海和平稳定。

  习马握手有感两篇(五):

  两岸领导人这一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必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 两岸双方以相互尊重和建设性的态度,围绕推进和平发展、致力民族复兴的主题,就两岸关系相关问题坦诚交换意见,达成积极共识。会后,两岸领导人在亲切、轻松的气氛中共进晚餐。

  两岸领导人会面举世瞩目。 消息甫一宣布,犹如石破天惊,在两岸和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两岸和国际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并进行深入解读。两岸同胞纷纷表达肯定和期许,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台湾各界和社会团体多表认同和支持,舆论普遍认为对两岸关系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包括美日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在第一时间纷纷表示欢迎,对会面成果给予积极评价。

Copyright © 2008 www.zwg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7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