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精选5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4-09-06 16:2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一):

  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的心充满了对海伦·凯勒的敬佩。因为我们正常人每天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与别人交流的我们就不觉得这一切的可贵。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眼睛瞎了,耳朵聋了,而且由于聋于盲的缺陷,妨碍了语言的学习,变成不能说话。那么,这样的生命是多么的灰暗而寂寞啊。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她在出生十九个月之后因为生病所以就失去了听力和视力。

  我读完了这本书后,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功,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去努力奋斗的精神。”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海伦。凯勒是一个只有19个月听力和看到东西的残疾人。但是她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老师沙利文女士的.帮助下,她掌握了书面语言后又学会了说话,并学会了法语、德语和拉丁语。最后她从顶级的哈佛大学毕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表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坚持。海伦。凯勒是坚持才能写出这本优秀的作品,而沙利文小姐也是坚持,才能教聋哑人讲话。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坚持。要是想要想放弃的时候,记得要记起海伦。凯勒和沙利文小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

  有一次,主人公在次年的2月里,她突然生病,高烧不退。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以及闹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了。但在一个清晨,她的高烧突然退了,她们一家人对于这种奇迹的发生,当时惊喜得难以言喻,但是,这一场高烧让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

  她的世界充满了黑暗和冷清。一直到她——莎莉文小姐的到来后,她的心中负担才减清了。

  她每天并不在家里伤心,而是过平常人的生活,并且每天还很乐观。

  我知道了:我们平常人并不残疾,为什么还要比残疾人还要伤心,所以,我要每天都开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四):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小时候因高烧变成了盲聋人,整个人变得很暴躁,她的父母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名叫莎莉文,老师与她一起学习、玩耍,视她为朋友,她也慢慢得快乐起来,乐观起来,最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读后,我深有感触,海伦凯勒的乐观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我感动了。不尝试,不努力就会远离成功。读完后,我联想到了自己。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不去尝试,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取得成功。

  海伦凯勒是盲聋人,都有那么多成就,所以我要向她学习,不断尝试,取得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五):

  这个寒假中,我读了一本是海伦·凯勒写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的主人公就是海伦·凯勒,她是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可你们知道么?她因为一次猩红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指导师安妮·苏立文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精神痛苦。读完这本书我被她这种热爱生命的心态打动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海伦凯勒,好好珍惜生命。不像有些人遇到了一点儿困难,就选择了逃避,就选择了自杀,使家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的海洋中。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不应该逃避,而是应该努力地去克服那些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Copyright © 2008 www.zwg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7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