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月启动仪式上的致辞(精选4篇)

敬老月启动仪式上的致辞(精选4篇)
时间:2025-01-21 10:42

  敬老月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一):

  各位老年朋友们、同志们: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乐享智慧老年生活”为主题的敬老月。今天,虽然下着毛毛细雨,但我们怀着“桑榆未晚正当时”的乐观与豪迈欢聚一堂,在这里隆重举行**市暨**区“敬老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全市33万老年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龄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老龄事业发展水平。

  为深入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使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提以下几点建议:一要广泛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各级老龄办、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并借助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宣传阵地,深入开展“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幸福老年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积极看待老龄社会、老年人和老年生活。集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养老机构、进乡村”活动。开设“敬老月”活动专题、专栏,加强对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以及孝星的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孝老爱亲舆论和环境氛围。二要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乐享智慧老年生活”为主题,普遍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老年人用得上、愿意用、用得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广泛开展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书法、绘画、摄影等老年文体活动,展示新时代老年人精神风貌;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倾听老年人心声,关心老年人生活,重点深入困难、高龄、留守、失能老年人等家庭,为他们送关怀、解难事、办实事;注重发挥卫生健康部门优势,组织医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送医送药、精神关怀等医疗卫生服务。三要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要加大《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全社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动自觉。积极开展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增强老年人金融知识及防范金融违法犯罪意识。老龄委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老年法律法规和涉老政策,开展好老龄月法制宣传月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营造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老年朋友身体健康、幸福快乐!谢谢!

  敬老月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二):

  各位领导、党员同志、全体老人们:

  在九九老人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上级领导与社区老人们以及全体党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九九老人节。首先,我代表xx社区党委、居委会,向百忙之中参加会议的上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向在座的老人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并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幸福。

  下面,借此机会,我简要的汇报一下社区的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青云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各位老人的关心、爱护下,我们xx社区继续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切实改善民生,发展商贸经济,社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省文明和谐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发展经济,增加集体和居民收入

  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以城中村改造建设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今年,我们已启动铁路以西旧村改造,将xxx佳苑打造成了环境优美,水、电、暖、气配套功能齐全,高品质的居住小区,居民完成搬家就可搬入新居享受到高品质的居住生活质量。下一步,我们将对社区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工业以围绕城中村开发改造相关配套产品为主,服务业以商贸、科技信息、饮食、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第三产业为主,加大三产在产业机构中所占比重,逐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从而达到社区居民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收入的局面。

  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加大社区公益事业投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民众最盼的是什么?自然是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步步提高,安居乐业。居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社区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社区两委践行党的宗旨,切实关注民计民生。近年来,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强化物业管理服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旧村改造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相结合,提升了社区档次及品味,使社区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安心。同时,加大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投入,社区居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发放养老金及福利达到xxxx元,从今年x月x日起社区为每位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60元60岁以上的xxx元/月,70岁以上的xxx元/月,80岁以上的xxx元/月,90岁以上的xxx元/月。社区公益事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费用全部由社区承担。设立了为民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物业公司、警务室、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投资60多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为居民创造了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20xx年8月,社区两委一班人在抓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同时,顺应民意,多方协调,认真考察论证,高标准督责,投资xxx多万元,在xx山以南xxx建成高标准公墓一处,愿先人长眠、社区百业更旺,人才辈出。

  以上成绩的取得,首先归功于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其次也与我们社区党员群众的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和老人们的传经送宝、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再一次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三、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

  多年来,我们两委一班人,倾注心血,全心全意致力于社区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幸福指数,行百里者半九十。xx的发展正处于爬坡阶段,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步子迈得还不够大,走得还不够快。如在旧村改造工作中,社区两委多次每家每户征求意见,严格制定了统一的拆迁补偿安臵标准,目前,铁路以东拆迁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居民顺利得到妥善安臵,对社区改造表示非常满意。但还有部分户,虽经多次做工作,仍提出种种额外要求拒绝拆迁。社区的发展依靠人民,但是发展成果理应由维护工作的居民共享。对这些不维护社区工作的,经过全体党员居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停发他们家庭所有社区的一切福利待遇20xx年x月已停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居民的拥护和支持,每位居民都有关心和支持社区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大家不可能臵身事外、独善其身。我是在老人们的关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你们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教育了我,今后,希望你们能继续关心我,更加帮助我,你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资深的阅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我热切期盼老人们多做参谋、多提建议,以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会努力工作,更加孝顺老人们,多为你们着想,让你们过的更幸福安康,也希望老人们带好头,做好榜样,继续教育好子女,做好子女的工作,动员家人齐心协力支持拥护居两委的各项工作,才能共享社区的发展成果,共同把xx社区建设成为更加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型社区。

  四、明礼诚信德为贵,世上古今孝为先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乌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高尚的人。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因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前几年,在我们社区也曾经发生过,有一户居民,有数个儿子,家庭生活富裕,可就是儿子不孝,媳妇不贤,父母上了年纪,每个儿子都认为父母年迈无用,以一些鸡毛蒜皮之事为由,不侍奉老人,不让老人跟着住,惹得老人欲哭无泪,心寒至极。最终由社区调解,才勉强让两位老人轮流居住。像这样的户势必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扔给他父亲一条毛毯让他出去住,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以后可以把它再给你们,你们在外面住的时候也可以用呀,孩子的父母认识到了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尽心尽力地孝敬他。为人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子照样还。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教育孩子从小关爱老人。古有汉文帝为母,亲尝汤药,今有好军嫂韩素云,支持丈夫戍边卫国,孝敬公婆。所以古往今来,孝是衡量人品行的一个重要标准。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子欲孝而亲不在,人生最不能等待的是孝顺,做晚辈的对老人尽孝应做到三点:人格上多尊重、精神上多宽慰、生活上多照顾。

  孝贤世代传,和谐万事兴。十几年来,我们在九九老人节时,对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取暖煤、衣物、被子、食品和养老金,为老人们请戏班子、文艺团等进行演出,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老人们都很感动。我们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大张旗鼓的宣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光荣,不尊敬老人可耻的活动,现在我们xx社区已经形成尊敬老人的自觉行动。随着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还会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福利待遇,今后老人们的日子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各位领导、党员同志们、全体老人们,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加快xx经济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开拓创新能力,打造精品社区,建设幸福xx。在xx社区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美德,开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加大对老年事业的投入,重视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体活动,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xx社区的老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人们和广大党员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敬老月启动仪式上的致辞(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在座的各位老干部,老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多彩的十月,是属于中国的舞台,我们送走国庆的豪迈,迎来十九大的盛会,赶在重阳节佳节的温暖中,今天我们在此召开迎重阳节暨老干部,老同志茶话会活动。首先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的老领导,老干部表示节日的祝福和慰问,祝愿各位老领导们寿比南山,晚年幸福。今天的茶话会开始,我先向在座的各位汇报下我镇20xx年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忠”“孝”文化在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全社会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忠”“孝”文化,对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要突出“尊重老人、关爱老人、支持老人”,真正体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值,让老龄群体成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为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正是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我提出“六心”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要保持身心健康。真正的健康是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组成的,两者不可缺一。身体是一切的前提,专家说,合理善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要素,当然,这还要结合各自的情况,有所侧重,有所创新,我希望各位都能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心理健康,就是要多看光明面,充满正能量,要想开、看开、放开,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

  二是注重虚心学习。虚心是学习的基础,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虚心能使自己经常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真正有学问的人都很谦虚,相反一些一知半解或自认为知识丰富的人往往显得傲慢。有了谦虚之心,还要有学习的韧劲,我们正处于知识快速更新的年代,我们过去掌握的东西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无论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党建等各个方面,我们都面临知识的不足,能力的不足,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提高自信、增强能力。

  三是继续用心调研。调查研究是我们老同志的基本功和好传统,过去很多同志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工作经验,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面对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当深入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代言,帮百姓解难,成为党委政府的外脑,成为基层干群的助手。在课题选择上可以根据各人的喜爱和感兴趣的东西,如现代农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居家养老、社区环境、个体经济等。

  四是适当热心公益。人具有社会性,人需要成就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是增强社会性获得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公益活动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一颗炽热的心,一双援助的手,我们不仅可以在助老、助残、助困、助学上多做好事,也可以在宣传、调解、辅导等智力支持上多下功夫。绢绢细流,汇成大海,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间就会变成美好的世界。

  五是永葆生活信心。信心是一种正能量,是一种驱动力,我镇老干部工作的历史是一部不平凡的历史,多次获得省、市级的表彰,今年还被省级作为xxxx表彰的候选单位,在座的许多老同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继续为昭阳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完全有信心把老干部工作和全镇老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岁岁又重阳,这是一个充满温暖的节日,在重阳节里我们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我们真心祝愿所有的老人家幸福安康!

  敬老月启动仪式上的致辞(四):

  尊敬的各位老人,各位父老乡亲:

  你们好!

  我们刚刚度过了“十·一”国庆节,又即将迎来“九·九”重阳敬老日。在这辞旧节,迎新日的时候,我向全院的老人们表示节日的祝贺!

  为唤起全社会关注老龄问题,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节日期间,各级部门和老年组织将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广大老人能欢度自己的节日,欢度自己的晚年。

  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加强敬老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们常把老年比作夕阳,比作晚霞。这说明年老并不仅仅意味着年纪大,更不等于老朽无为。年老更意味着经验和智慧,大度和超脱,更意味着人情练达和世事洞明。我们相信:只要老骥志千里,总是夕阳无限红!我们也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老龄工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最后,由衷地祝愿全体老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谢谢!

Copyright © 2008 www.zwg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7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