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景作文600字(一):
春天之景在樱花。那粉色的、白色的樱花一簇簇地开满枝头。远望,如一团团粉白的绣球。走近一瞧,呀,原来在那簇簇团团之间还有许多嫩绿色的花苞并未开放呢!有时飞来几只蜜蜂停在花蕊上忙碌工作着,给花儿凭添了几分生机。风吹起,片片樱花如雪花般飞舞,瞬间,树下的草地上便落满了星星点点的花瓣,草地成了一块绣花手绢。
夏天之景在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炎炎夏日中,碧绿的荷叶显得格外养眼,池塘里的青蛙不时跳到荷叶上,将荷叶当成了它的舞台,尽情歌唱。荷叶下,也许有小鱼儿在捉迷藏。荷花有的白,有的粉,在荷叶的映衬下更是灵动可爱。有的荷花还是花骨朵,看起来就象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我总是想把它们画下来,可是我没有王冕那样的坚持与努力。
秋天之景在稻花。稻花香,稻花舞,金色的稻浪随风舞动,好似翻滚的波浪一般。沉甸甸的稻穗儿把稻杆都压弯了,它们犹如绅士一样为路人鞠躬行礼。田野里一片热火朝天,收割机不辞辛劳地工作着,哒哒哒的马达声便是它们铿锵的歌声。小麻雀们急匆匆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这场丰收的宴会。
冬天之景在雪花。“青山不老,为雪白头。”高耸的山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白发老人。如果你在雪后初晴的时候上山去走走,你能看见的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偶尔会有雪块从高高的松枝上坠下来,落进你的脖子里,这时,你可千万别抱怨,因为那是雪花逗你玩。田野白茫茫的,村庄白茫茫的,天空也白花花的,雪天一色,这是罕见的美景。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景致,令人陶醉,令人回味……
四季之景作文600字(二):
一年四季,自然风光。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写出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春;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写出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夏;唐代杜牧笔下写出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唐代柳宗元笔下写出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冬。
暖春,秀美的野桃花芬芳枝头,淡淡的嫣粉在春风细雨中徐徐摇曳,好像村头媚弱的小村女,打扮得简单而不失秀美。嫩芽儿小心翼翼地探出草绿的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春姑娘把繁星般的花朵点点地洒向山野、草地、树林、青山……“野桃芳菲绽,绿草把头探”。
炎夏,碧绿的泉水急流冲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郁郁葱葱的绿叶在夏日下摇摆着可爱的笑脸,知了在夏树上不停地高唱,远处碧绿的池塘里,一朵朵清高傲立的荷花静美地开着,金黄的花蕊掩映在淡淡的玫粉当中,鱼儿来回穿梭于碧莲之间,“蝉鸣夏树高,鱼戏新荷动。”
凉秋,在唐贤今人一首首悲凉的诗词里,枯叶化身为蝶,扑向泥土的怀抱,诉说着满腔的相思。一座座枫林终究哭红了双眼,伤心欲绝后也埋葬于黄土,回想着曾今的誓言,一位身着素衣的老妇人斑白的双鬓上戴着朵小白花,佝偻这身子走到一座墓碑前,静默、哀思、无言,惟有泪千行。“枯叶化蝶诉相思,老妇哀悼忆当年。”
寒冬,当年的妙龄少女,双鬓也逐渐斑白,大地银装素裹,严松挺拔矗立,看似刚毅坚强,实则是厚厚的白雪将其枯枝覆盖,诗人泛舟于湖,天地苍茫,连成一片。嘴里诉说着关于爱情的诗,却再也没有当年的那名女子来倾听赞赏。“大地披银树已枯,诗人吟说心未死。”
四季之景作文600字(三):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仿佛四位不同性格的演员,在属于自己的时间段里,分别演绎着各自不同的美,我爱这四季的美!
春天是一位温柔可爱的小姑娘。她轻轻地唤醒了沉睡中的万物;她为光秃秃的大地“盖”上了一层绿油油的盖毯;她帮助大树披上了一件郁郁葱葱的新衣;她帮助种子们找到了新的家庭……桃树开出了许许多多的花朵,形态各异,花香醉人,即便是再繁忙的人,也会赶来驻足停留,徘徊于这美丽的花海之中……
夏天是一位热情、活泼的小男生。正午,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都尽量寻找阴凉的地方避暑;傍晚,夕阳西下,丝丝凉风吹走了一天的闷热,终于带来一些清凉,人们结伴走出家门,欣赏美丽的湖景以及天空点点繁星,此时,是夏日再美好不过的小幸福啦!
秋天是一位成熟睿智、无私奉献的长者。田野里,金黄的麦粒发出淡淡的清香,果园里一个个胖嘟嘟的“红娃娃”挂在树梢,饱满香甜的汁水都快流出来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玛瑙”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一个个橙色的“大橘灯”你拥我挤、争先恐后,仿佛在说:“快选我,快选我!”园里处处荡漾着农夫们享受果实丰收的无比欢乐而满足的笑声。秋天总是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
冬天是一位孤独而沉稳的老者。在这个季节,再也没有了春天的绿意盎然,听不到夏天鸟儿的歌声,也没有了秋天累累的硕果,一切似乎是那样的安静,只能看到一个个穿着白色纱衣的舞者在空中不厌其烦地飞舞着、思考着、等待着……
大自然是个万能的演员,每一种角色都能扮演的很到位,令人身临其境!同时,大自然又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只有她自己才能自如地操纵自己这个优秀的演员吧!
四季之景作文600字(四):
鲍贝尔
那位青年正在专心致志地画画,突然,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小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围观者都听到了这句清脆的话语,不禁议论,赞叹了起来,先发话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小男孩儿,他清了清嗓子,“大家可得注意听!看,这只红色的金鱼的眼睛是凸出来的,这位哥哥把它画的十分相似,活灵活现,真像齐白石爷爷的画技。”话音刚落,一个戴着眼镜,捧着一个古老茶杯的老爷爷接过了他的话:“这个小青年画鱼画得栩栩如生,连这条鱼的每一片鳞片都那么清晰地画了下来。好像这条鱼在游动的一样,这个年轻人啊,把这条鱼的动态都一丝不苟的画出来了,真是一位小画家!”说罢,竖起大拇指,朝年轻人笑着,可年轻人也没有抬头,连眼睛都不看一下。
正当群众都沉默时,一个夹着公文包的叔叔说:“这个人,对画画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了,早已到了忘我境界,与画里的情景融为一体了,这种专注力,难得,真是难得啊!”
大家听了这句话,又纷纷表示了赞同,这时,一个衣着华丽的姑娘走了过来,瞧见了这个青年的画,笑盈盈地说:“这金鱼是要和我来比美吗?要真得这样的话,那就请这位小哥哥转告灵动的金鱼,你太生动太好看了,我自叹不如!”有了这句话,气氛更加活跃了。不知不觉,天慢慢黑了,人群早已散去,只留下他一人在月光下埋头作画。
他身上的这种专注力与高超的画技,引来了群众的赞赏,也正是有这种专注力,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开创出自我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