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6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6篇)
时间:2025-06-09 11:59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一):

  《高山下的花环》是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谢晋执导的一部影片。本片展现了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代背景下,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系列前线战士的思想动态和人格品质,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这部电影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各色人物的命运相互交叉与映衬,将人物的个性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不同战士的外在形象和性格对比。人物的外在形象是观众视觉上最直接的印象,不同的外在形象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人物的初步认识。影片中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的外在形象就有鲜明的对比。梁三喜年长稳重,靳开来五大三粗,而赵蒙生则是白面书生的形象。这些不同的形象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职业地位是相符合的:梁三喜人到中年,位居连长,虽然有家庭的牵挂,但是一心把精力投入在部队的建设上,兢兢业业,他的容貌虽然已经满是沧桑,但老持稳重,是连队的主心骨,符合一个带兵多年的老兵的形象。靳开来年轻气盛,心直口快,言语粗俗,容易得罪人,为此吃了不少亏。与此二人不同,赵蒙生并不是出身行伍,长期在后方工作的他并没有吃过前线的苦,看起来文弱无力。他将当指导员当作调动的渠道,因此他总与其他人心有隔阂,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不同的外在和性格是人物冲突的起因之一。

  其次是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对比。故事的背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夕,此时越南有苏联作为靠山,在东南亚肆意妄为,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边境安全。赵蒙生在部队有关系,四处活动希望调走,我行我素。这一点其实和越南的所作所为并无二致,赵蒙生也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心怀愧疚,才能有了思想转变,决心留在部队。与赵蒙生不同,梁三喜、靳开来坚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具有勇于向前,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的高尚精神最终感染了赵蒙生,使得他在战争中不断强大了起来,勇于战斗,与同志们并肩作战并最终凯旋。

  再次是不同人物之间思想觉悟的对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家主席毛泽东将自己的儿子毛岸英送上战场,不幸的是毛岸英最终牺牲在了朝鲜。电影中军长的孩子也在战场上牺牲就有在向毛岸英致敬之意。相反,赵蒙生的母亲作为老革命,却只为自己的儿子考虑,不断地打扰前线部队,扰乱军心。这其实反映出的是集体和个人的矛盾。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没有国家这个大家的稳定,小家何以能平安呢?

  这部电影虽然年代很久,但至今仍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当前,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正在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需要像雷军长、梁三喜、靳开来等这样有坚强革命信念和伟大现身精神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学习老一辈军人抗美援朝、对越反击等勇于作战,不畏强敌的精神。大力宣扬先进,弘扬正能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只要有这种精神在,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二):

  正值七十华诞,回望中华千年历史,是满目苍夷的尸横遍野,是无情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为我巍巍中华缀上的一抹鲜红。再看我泱泱华夏,江山锦绣,那时代洪流里屹立不倒的是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永不沉沦的是五四的明亮灯火,而那无法泯灭的,是那历史的印迹,和时代里闪烁的光。多少英雄儿女燃烧生命化身星芒为祖国注入光亮,照亮幽深的历史银河。

  《高山下的花环》浸染着时代的气息,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将那时的红色情谊,隔着狭长时空,传递至此。起初我并不理解这名字,直到最后镜头拉远,我看到他们离开墓园,身后是一个个白色的花环在碑前随风微动,便终于明白。那一排排花环下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和平至今荡漾在时空,我坚信这将永垂不朽。

  这部电影以小见大剖析时代弊端,将那时的时代问题全数托出,供我们领略时代风采,也反省时代命运。

  而印象最深的,便是指导员杨蒙生终于如愿以偿的接到了调令而甘当“逃兵”时,连长怒不可遏吼出的话语:“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既然你不想留在我们连队,为什么又主动要求下来!呵,知青下乡的时候,你们都怕,涌到部队里来,现在感到吃苦了,又削尖了脑袋要回大城市!”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了当时一个庞大的社会背景:高干子弟以权逃战,农家子弟毫无选择,连长一家三兄弟都战死沙场也是现实写照

  所幸,杨蒙生终于下定决心,这个决定令他的人格升华,在之后的经历中,不再懦弱,而是更加英勇。

  而整部电影最具亮点的,我认为是靳开来。从头至尾,他没有一次是不具正义感的,他豪放,爱发牢骚,但在正事上从不掉链子,他也是渴望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啊,可最后他却为了战士们去砍甘蔗,无意中踩响了地雷,牺牲了。而最使人心酸的,是他最后也没能有个功名,便是平日里再如何心直口快,也不能泯灭他是英雄的事实啊,如果没有他冲锋陷阵,没有他为大家砍甘蔗解渴,也许所有人都牺牲了。在我看来,他十分真实,有人情味,可他却没能得到肯定,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太多表里不一的人了,后来雷军长说起靳开来时,也无不动容的谈到:“中国要是多一些像他这样讲真话,做实事的人,国家就兴旺了。”也许,他就是那军魂其中的一片吧,象征着忠义。或者说,他明白自己的使命。

  我想,在国家有难时,存亡大事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若是那些高干们背离群众,我想国家苦难将会更深。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巨大问题,所以最后连长的老母亲才含着泪对雷军长和指导员母亲说:“哪怕就这一次见到你们这种高干把孩子送上战场,哪怕就这一次,我也终是看到了。”多么令人动容,也心酸。我庆幸我并未生在那个年代。但在那时,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但一代代一世世,变的是历史,而不变的,是他们不屈的灵魂,是中华精神!这筑成船只,破荆棘,斩风浪,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辉煌。

  鲁迅曾感叹:“愿中国少年都摆脱傲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说话的说话。”我想,这部电影也正希望如此。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华精神,不在沉默中消亡,撑起中国脊梁!谨记我们的姓名,是炎黄。

  让我们做时代的光,照亮远方。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三):

  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高山下的花环》阅读过又忘记,但想到雷军长这个形象,不由得想到中国的脊梁、铁骨、军魂、“钢铁长城”等,为了加深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了解,工余,我又看了一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老旧片子,音影不稳,几个镜头便把思绪带进了赵蒙生空降为连指导员的环境里。梁三喜、靳开来都看得出,赵蒙生是军二代,来连里是曲线升迁的,为此梁三喜想通过感化、帮助、关心、爱护使得赵蒙生扎实从戎,戎马一生;但刚性直率的靳开来,对赵蒙生不安心当兵,靠后门曲线升迁的思想极力反对,并直面揭露,正面斗争,加之雷军长接到赵蒙生母亲电话之后,当着全军的面,批评了“贵妇人”在战斗打响前,为儿子请求调动后方的思想,是逃兵的行为,是可耻!这使得赵蒙生羞愧难当,他指天立誓在全连指战员面前表示:“我也是军人!今后谁再说我逃兵,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战前,一桌素酒凝聚人心,靳开来向赵蒙生道歉,梁三喜安排自己带领尖刀班开道冲锋,日常矛盾就此和解,所有人拧成拼死的队伍,生死一战,势在必行了。

  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带的队伍插入敌人后方时,由于山高路险,部队受困,饥渴难耐时靳开来给大家砍来甘蔗以解饥渴,就在弄甘蔗的途中,被敌人地雷炸死。看着身边的战友倒下,大家急红了眼,小北京用肩扛炮炸毁碉堡时,填装的炮弹打不响,小北京暴露了目标,被越军射中牺牲。冲锋的过程中,飞弹眼看射向赵蒙生,梁三喜急中生智一脚踢倒赵蒙生,自己中弹身亡。看着活生生的生命倒在脚下,谁能不仇恨越军呢?于是哀兵必胜,赵蒙生不顾生死冲到敌群,用一捆手榴弹炸死了全部敌人。电影中战斗至此结束。

  值得深思的是,雷军长看望赵蒙生母亲时,这位“贵妇人”还在生雷军长不接电话、没有及时调离儿子到后方的气,尽管雷军长说了战前不能动摇军心,可“贵妇人”就用曾经救过雷军长的命为尚方宝剑回击。雷军长一怒之下,说:“共产党的字典里,还没有‘功臣’二字!”后来,赵蒙生母亲得知雷军长的孩子小北京,在此次战斗中光荣牺牲后,就再也不提孩子调动的事了。

  《高山下的花环》感动人的地方很多,我尤为“共产党的字典里没有功臣二字!”而感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流血牺牲,枪林弹雨冲锋,为的是建设新中国,为的是天下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得到解放,为的是祖国强大,万家安好,即使个人再大的牺牲也不图点滴名利、回报,也不邀功自傲,《高山下的花环》里雷军如此,梁三喜母亲如此,靳开来母亲妻子如此,赵蒙生如此,为了祖国富强,人民安宁,疆土无恙而牺牲的英雄们,个个如此,他们才是真正的脊梁,中国的傲骨,祖国的骄傲,勇敢者的榜样。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四):

  10月3日我在家里看了一部红色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前,我只知道看动画片,玩游戏,每天看到的都是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突然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天时光、每一粒米饭、每一件衣服、每一本课本和每一次安心学习的机会,居然都是炮弹纷飞、鲜血横流、生命凋零换来的。

  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放弃了与自己的亲人团聚的机会,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连长梁三喜早就该回去探亲了,可是为了部队的工作却一拖再拖,只有看着妻子写来的信件回忆美好的过去;排长靳开来也靠不时看一下妻儿的照片来排解无尽的思念,但是到了最后,他们都倒在了反击越南的战场上……这样的战士很多很多……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老百姓,没有读过很多书,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参军也是冲锋陷阵的基层士兵,但是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当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们不上前线谁上前线?他们不保卫亲人谁来保卫亲人?他们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豪言壮语,但是他们才是祖国最可爱的人啊!他们也有爱,他们也想家,可是他们只是“偷偷”想一想就算了,哪怕有万分的思念和悲痛,到最后都没有说出来,也没有机会说出来,也许就炮弹轰的一声响中就牺牲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却过着多么贫瘠的生活,靳开来就是为了给战士们获取一点甘蔗,就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那时候的生命是多么的轻,又是多么的重啊!

  想一想我们现在,每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吃饱穿暖,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有丰富的图书和先进的学习用具,节假日还可以去商场买好吃好玩的商品,去好玩的地方散心,生活多么幸福!而有些时候,我几个小时玩手机、打游戏,作业还不认真做。这一定不是那些为我们牺牲的战士们所希望看到的。爸爸妈妈说,《高山下的花环》记叙的是战争时期,那时国家与国家的对抗是用枪炮来进行的,现在世界主要是和平竞争年代,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总量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很多大型国家都对我们虎视眈眈,虽然现在没有爆发战争,但是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军事方面,各个国家都在发展高科技装备:航空母舰、隐身战机、原子弹等等一个比一个先进,如果武器装备落后了,万一爆发战争就不堪一击;民用领域,我们的电脑芯片、软件、网络,甚至玩的游戏,看的动画片,几乎全靠美日技术。我们国家的通信龙头企业:华为、中兴,美国人停止零部件供应,生产都几乎无以为继……可见我们国家科技还有很多欠缺。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争取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有用人才,为和平时期的祖国添砖加瓦!

  爸爸说,我们伟大的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古代四大发明领先世界,一直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直到几百年前的明末清初,因为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才一步步滑向历史深渊,被世界列强践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我们国家正在飞速发展,渐渐站在世界强国之列。英雄的血不能白流,东方的睡狮终究要觉醒!国家的希望就在一辈辈的中华儿女身上,让我们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刻苦努力,祝愿祖国的明天大放光彩!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五):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8年前的今天,他们勇敢的走向那场异常惨烈的战场,38年后今天的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是一场在时间上离我们最近的战争,无论是79年的边界还击,还是后来的两山轮战,中国军人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与牺牲保卫了这个国家的安宁。共和国年轻的军人为尊严而战。无数生与死的故事,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感动。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跨过中越边境,对一个不可一世的“东南亚霸王”展开了一场虽然短暂但是却异常惨烈的边界自卫还击战争。如今,38年过去,当年的烽火虽已散尽,但他们的事迹却永久流传。

  不过正是通过荧幕中的他们,我们才真切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如今的岁月静好都是靠流血牺牲来赢得的,一群热血的中华儿女!和中越战争前70年代数百万解放军官兵的真实生活一样,这部电影在它的前奏里完整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连队的普通生活。

  解放军某部摄影干事、高干子弟赵蒙生,一心想调回城市;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他凭借母亲吴爽的关系,怀着曲线调动的目的,临时下放到某部九连任副指导员。九连连长梁三喜已获准回家探亲,他的妻子玉秀即将分娩;赵蒙生不安于位,整日为调动之事奔波;梁三喜放心不下连里的工作,一再推迟归期;排长靳开来对此忿忿不平,替连长买好车票,催他启程。

  可是,九连接到开赴前线的命令,梁三喜失去了探亲的机会,赵蒙生却接到回城的调令,全连战士哗然,梁三喜严厉斥责了赵蒙生临阵脱逃的可耻行为,舆论的压力迫使赵蒙生上了前线。吴爽不顾军情紧急,动用前线专用电话,要求雷军长将赵蒙生调离前线,当即遭到雷军长的强烈谴责甚至责骂。九连担任穿插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个战友为国捐躯,雷军长唯一的儿子“小北京”也牺牲了。靳开来英勇杀敌,如同父兄的靳开来为给饥渴的战友搞“战斗力”不慎踩响了地雷壮烈牺牲;战斗临近结束之时,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

  赵蒙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住了考验;战后,在清理战友的遗物时,梁三喜留下的一张要家属归还的欠帐单,使赵蒙生震惊不已。烈士的家属纷纷来到驻地,梁三喜的母亲和玉秀用抚恤金及卖猪换来的钱,还清了三喜因家里困难向战友借的债,这一高尚的行动震撼了包括吴爽、雷军长、赵蒙生以及战士的心灵;临别之际,赵蒙生和战友们含着热泪,列队向烈士的家属,举手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38年过去,我们绝不会忘记: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们血染的风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左右(六):

  这是一部以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为题材而写的一部反映战争残酷的电影。

  警告:看电影请多带纸,泪点尤其多,不带纸可能要洗衣服。

  这部电影首先是告诉我不要忘恩负义。当年美国打越共,中国给越共资助粮食,武器,装备。电影里有这个镜头:九连的战士们攻占了敌人的阵地,发现阵地的一个坑堆着的全是中国大米等等中国产的。200亿喂越南,结果如何呢?结果就是这样,越南打跑了美国人之后,觉得自己无敌了,开始反咬中国,多次袭击边境,炸毁学校,学生都不放过。这种孙子行为使无数个中国人无比气愤。于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我希望更多的不是忘恩负义,而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忘恩负义,结果只是让更多人放弃你,不再帮助你。而后者呢?人们会赞许你,更多的帮助你。所以说,越南的这种孙子行为不可取,大家一定要把这种行为当做反面教材啊!

  第二,就是让我明白了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为了现在的和平,解放军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卫边疆,只为让家人及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早已放下了生死,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点燃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火,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所以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就像我们现在的疫情,白衣天使们在医疗前线努力奋斗,不就像极了电影里所讲的?感谢前线奋斗的白衣天使,你们为中国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快乐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第三,就是告诉我不要贪生怕死。影片中的主角,刚开始就是一个怕上战场的知识分子,整天懒散的要命,他被调到第九连当指导员,其实他就是想借机离开军队回家。但很快,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原本应该回家探亲但因团务繁忙而足足拖延了一个月的第九连连长自愿留下了,第九连的战士们也全都纷纷留下了,唯有主角要走,他母亲甚至还把电话打给了军情紧急的前线军长。事情传了出来,营里议论纷纷,连长也对主角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主角进化了,决定留下。当连长为他而倒下时,他拿着手雷冲上去炸毁了敌人的碉堡,为连长报了仇,这还立了一等功。看到这里,我觉得主角已经改变了,他已经成长成一个真正的军人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贪生怕死,国难当头要勇敢地上去,与敌人进行斗争,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要怀着必胜的决心,战斗到底。生活亦是如此。

  这部电影对于战争的镜头没有多给,但却成功的反映出战争的惨烈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从中不仅能看到血气方刚的中国军人,而且能感悟到许多深刻的道理,这部电影应该让大家都看一看!这才叫真正的电影!

Copyright © 2008 www.zwg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7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