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精选3篇)

初一作文(精选3篇)
时间:2025-05-26 21:27

  初一作文(一):

  如果鸟也可以群居

  在同一棵树上

  没有墙壁和楼版的阻隔

  也不忌讳鼾声和呓语

  庇护在同一轮月下

  该有多美

  我没见过这样的场景

  或许鸟也有鸟的隐私

  或许鸟也有鸟的隐私

  它们用密码交谈

  用优美的肢体说话

  我每天登上楼梯

  登上与鸟相同的高度

  望远处的林子

  然后钻进没有羽毛的窝巢

  进入到没有鸟语的梦里

  其实我更愿意以鸟为邻

  与星星共枕在

  同一屋檐下

  即使无眠

  初一作文(二):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我缓缓念出,才知道岁月不待,物是人非,终然事事休,回不去,完不了。

  杏花开,淡淡白似雾如霓虹下的清泉,明丽而纯静。春风十里,杏花丝丝绵绵的香萦绕间,一切如旧得刚刚好好,想起那方的你,那方的树,那方的屋……

  记得很清楚,走屋前池边的杏花树,垂下一根枝条向水,杏花一朵朵绽开,春风十里,阳光碎零地洒下来,奶奶轻悄悄的走来,掏出一块奶糖,纯白像杏花,美好得不想离开。

  奶奶总会乐呵呵地从树下折一根杏花,递给我,讲杏花树的传说,故事。总会重复地讲,她怕也不记得讲过,那就罢了。再听一遍依旧滋味悠长,奶奶不识字,但故事多得数不清。我闻着杏花香,可以在树旁和奶奶这样度过一个个午后。奶奶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也绽放成一朵朵花来。

  奶奶告诉我,杏花可以做糕吃,我不信,说:“只有桂花糕,哪听过什么杏花糕?”现在我知道,就是《红楼梦》里也有杏花做的糕点。也不知是不是这样得来的。奶奶摘了花,晒干了就去厨房里忙活了,我便在树下疯玩,突然出现了一朵粉红的花,摘了偷偷躲在奶奶身后给她别在耳边,她和着面,一转身,刮了刮我的鼻子,落下了白色的粉。我大笑着跑开,奶奶只管做她的糕点。至日落归西,肚子叫:“空城计”的我匆匆回屋,只见一盘杏花糕,方方小小,一看就是糯糯的,弹弹的,一阵阵杏花的甜味馨香钻入鼻腔。大张口吞入,不甜不腻,一种阳光,春风之味。

  后来,年龄越来越大,与奶奶也不是很亲近,每年过年才回老家,加上奶奶搬出老屋,杏花树也无人照料,再也没看见那棵盛载我童年的杏树了。

  在搬家前,奶奶折了一枝杏花到房间里给我,眼中满是期盼。我一看,微微皱了眉头,说:“把花拿进来不好,有虫!”说完便埋头写作业,猛一抬头,看到的是奶奶落寞的背影,迈着蹒跚沉重的步子走了出去……这一幕,至今想来,仍是自责,仍是心痛。

  岁月更改,往事离开,情变了味,只得怀念。我知道,我依然爱奶奶,而她也爱我,只是我要改变。

  若是可以,我愿以春风十里,换你我旧时光美好不变,因为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初一作文(三):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能够忽视生活当中的语文。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课堂上,我们都应该懂得语文,运用语文,分享语文。

  我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可以给人们一种放松、舒适的感受。

  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三个人唱歌唱得动听的人,一个是王菲,一个是汪峰,另一个则是许嵩了。

  王菲的歌非常动听,声音也是非常优美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里共婵娟。”这首歌是王菲所唱的,优美动听。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首词正是宋代词人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所作的。

  这首词的上片由月下而想象月中。然后,又以弄影人间来寄寓暂时服务地方的积极乐观情绪。苏轼下求得自我解脱的同时,发出了共享月下美好情景的祝愿。

  这首词因为达到了一种非常高的水平,被人们认为是中秋词中的绝唱。整句词运用神话传说的一种境界,还用了“我欲归去”来把琼楼玉宇和朝廷关联起来。

  苏轼还有许多的创作,例如:《念奴娇》、《水龙吟》、《永遇乐》、《洞仙歌》、《卜算子》、《青玉案》、《水调歌头》等词。

  音乐当中竟也有语文,真是不可思议吧。听音乐不仅能使人放松,还能让我们学到语文呢!

Copyright © 2008 www.zwg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好作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7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