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三我的梦作文(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是莎士比亚创造的名言可能人尽皆知,但大多数人却没有履行过这句话,因为他们缺少一个梦想,缺少一个有关读书的梦想,一旦有了这个梦想,他们就会迈向这进步的阶梯,到达文学的天堂。
那么,该有一个什么梦呢?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世界有读不完的书,学不完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长久的梦想。在此,我只针对青少年说,青少年正处在青春的大好时光,更免不了要读书,但重要的是读什么,我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文学名著,这些书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鲜活事例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个人的立身之本,它可以使我们深度了解社会的复杂和阴险,使我们在自身条件不受到任何伤害时,就可以去提早的适应它。
好啦,现在应该谈一谈我的书屋我的梦啦,在我的书屋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例如天生喜欢冒险,聪明灵秀的贾宝玉,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简爱,博古通今的阿龙纳斯,专横冷酷的高老太爷和忠义两全的关公等,这一个个鲜活独特的人物,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他们的传奇经历,也使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启迪,让我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也使我的思想情操有了更高一阶级的进步。我灵魂的书屋,在它改变我的同时,我也萌发了一个念想,对书,阐述出我的观点,表达出我的感想,描绘出我的理念,做一个评书人,做一个联想者,做一个引导家。我的这个梦,是真实的,是可以实现的。
我的书屋,是我精神的支柱,我的语言,是我梦境的桥梁,而我的行动,是破梦的利器。有梦的我,不会让梦只是个念想,我要让梦面对真实的世界。相信我的梦想,是可以用努力的汗水换来的,相信我的梦想,是可以经得起一切困难的历练,相信书本,可以改变平凡的自己,让自己得到慰藉。让我取之于书的财富也用之于书。
对,人人不一定有书屋,但人人都一定有梦,无论是大是小。而我的书屋梦,它不一定精彩,也可能是平凡的,但,我可以为书而有梦,为梦而拼搏,为拼搏而付出,最后,我的书屋,我的梦,会是怎样呢?
我的初三我的梦作文(二):
不知不觉,初三已经度过一半了。笔已经干涸,成功和失败并肩走。初三,天旋地转。欢乐?挫败?其实,玩命。
初三是最关键的时段。时间是无情的杀手,褒义贬义的,都无法形容。或许到了如此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众多平时散漫随便的同学才感觉到急迫和重要,此时才豁然开朗地重视起“红绿灯”,时不时地注意自己是否脚踩“斑马线”。每个人都想过好这条“马路”,谁都不想出现意外事故。
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来到初三的教室里,一阵莫明的心情涌上心头,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当初一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向电影院;当初二的女生在学校走廊上结伴而行、谈笑风生,初二的男生在操场上驰骋、兴致高昂,而我——初三的一名学生,坐在“与世隔绝”的北楼,埋在一摞一摞的讲义中奋笔疾书,心中只能一阵阵叫苦、嫉妒、羡慕、伤心。
初三了,每天陪着星星离家,又陪着月亮回家,每个夜晚都与梦神依依不舍,每杯咖啡都带有同样的感觉——苦!只想说一句:好想回到童年!
初三了,我只能与电视、电脑、随身听说声“拜拜”;初三了,我只能与《当代歌坛》、《体育周刊》说再见;初三了,我只能与篮球、足球进行一场生离死别;初三了,除了试卷、书本,其他一切的一切都与我无缘。单调吗?我无言。
初三了,那隔三差五的考试令我头疼,可谓是“一天三小考,三天一大考”,看来那句“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还真有普遍性呢!考试前,我埋头苦干,与“难友”们集体抱佛脚:考试时,除了写字时的“沙沙”声,其他什么也没有了;考试后,同学们便怨声不断:“我完了!”“又考砸了!”“怎么和老妈交待啊?”“天啊,神啊!救我!”只因为我们上了初三吗?难道初三生活的特点就是如此吗?
我不知道未来的道路究竟怎样?我更不知道现在生活的滋味又是怎样?每天被函数、ABC、之乎者也、串联并联、原子分子包围得团团转,又被“√”“×”“-1”“-3”打败,虽然惨了点儿,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成长着。
其实初三的生活是积极的,是有趣的。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是锻炼我的好机会,我想对自己说: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会退缩,因为暴风雨过后,我迎来的将会是彩虹。
打开窗,去看星空,那漆黑的天幕上缀着几颗星星,它们是那样闪耀、迷人。我突然恍然大悟:那漆黑的天幕不就是初三生活的外表,而那些亮晶晶的星星不就是生活的内在之美吗?心中充满理想,不管未来怎样,永不放弃拼搏,世界任我闯荡。
当鲜花盛开,树叶不再飘落,风不再捎来寒意,我就会张开双臂,放飞理想,将初三的点滴积累,对世界大喊一声:“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初三我的梦作文(三):
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寻梦的方向;书,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沐浴;书,像一层从此阶梯,让我一步步的爬上去接近我的梦想。
虽然,书屋没有像图书馆那样的高大华丽,里面的书籍没有像图书馆一样汗牛充栋,但它也许有许多使我受益的书籍。这间小书屋,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每当自己无聊时,便走到书屋里,找一本闲书,在充满书香、幽静的环境里读书。里面的每一本书,都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充电宝,能量站。
从我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让我懂得了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像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下来。只要坚持下来,分析困难,才能解决困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如果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半途而废,那我们前面所做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我们每天都对那些成功人士高山仰止,那又有谁知道,他们的背后付出了许多心酸的汗水和辛勤的努力。她们在遇到挫折时,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着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具有坚强不息的精神。记得荀子说过一句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读书,让我懂得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要坚持不懈。
在阅读孔子的《论语》过程中,我学会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讲究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学习要懂得认清自己的所处的阶段,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聪明的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长处时,要积极去学习,发现缺点时,要及时去改。阅读《论语》这本书,就像一位人生导师在指引着你如何走向成功。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屋里的每一本书,都有着它独自的风格,每一个影响力的侧重点不同。书,是我的好伴侣,在我对知识的饥渴时,他总是不断的滋润着我,满足着我饥渴的心灵。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它可以扩充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境界。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沐浴着知识的海洋里的乳汁。
读书,也是一种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青少年的我们积极去践行。读书,也是一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积极参加全民阅读,丰富着我们文化生活,为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农家书屋里的每一本书籍,教会了我懂得了如何生活、做人和成长,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感谢农家书屋,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让我展翅高飞,一步步接近我的梦,我的中国梦!